首頁 > >
廣州加強南沙濕地保護
媒體:中國林業網 作者:內詳
專業號:鄱湖人家
2022-07-28 08:39:13
南沙濕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幾何中心,地處廣州最南端的珠江入海口西岸,面積約一萬畝,是候鳥的重要遷徙路線之一,也是珠三角地區保存較為完整、保護較為有力、生態較為良好的濱海河口濕地。近年來,景區圍繞區域環境特性加大保護投入力度,在森林維護、水土保持、水質循環、環境保護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營造良好的候鳥棲息地。濕地除大片森林為鳥類提供了安全舒適的營地外,還專門為濱海類候鳥開辟了多片水禽覓食淺灘,其中最大的面積過千畝。在淺灘區設置水竇或水泵等水位控制設備,保持該區域水位控制在 5-15cm,適宜水鳥站立。利用每年夏季6-9月在冬候鳥歸來前,對淺灘進行封閉鹽沼生態系統維育,并分別在初春、夏季進行魚蝦蜆苗等水產增殖放養,以保障冬候鳥歸來有足夠的食源,使這里成為水鳥的“自助餐廳”。
維持濕地圍內水質處于良好狀態。采用各種方式確保水質良好:改善圍內河道的暢通,定期進行清淤;調整沿河紅樹品種,逐步將引進品種無瓣海桑更換為本土品種,減少落果落葉腐敗影響水體;加強圍內河道兩岸堤土保護,防止泥土流失,對河道沿岸約16公里河岸線進行修復,分段對河道兩側堤岸進行加固修復,并在加固的堤岸上補種紅樹;嚴格控制周邊污染,防止商業街或農業作業區向濕地水域排水,造成污染。
開展生態修復,維持生態平衡。投入專項資金用于紅樹林修整、紅樹苗栽種、蘆葦收割、水質整治等方面。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薇甘菊等進行清理,防止有害植物蔓延。臺風過后對被吹倒的高大林木進行清理或補種。為保持蘆葦區的景觀效果和生態功能,采取分段分年收割,既保證的景觀需求也保障鳥類棲息地的需求。(陳日強)
閱讀
467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