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國措施協定(PSMA)暨金槍魚漁業發展研討會成功舉辦
青島,2024年10月8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WWF)主辦,來自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學術交流處、中國水產學會、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青島市漁業局、世界水產養殖學會非洲分會、浙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浩洋遠洋漁業有限公司和青島市海洋生態研究會等各方代表參與的港口國措施協定(PSMA)暨金槍魚漁業發展研討會在青島舉行,與會專家共同探討中國加入港口國措施協定的意見和金槍魚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在全球海洋資源管理日益受到重視的當下,PSMA成為打擊非法、未報告和無管制(IUU)捕撈行為的重要國際手段,對于維護海洋生態平衡和促進全球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WWF特此邀請政府機構代表、科研機構專家及外國顧問等,圍繞中國加入PSMA的益處、必要準備及實施策略進行了深入討論。同時從金槍魚漁業的生態學和對應漁業管理策略出發,強調應建立和完善港口檢查制度,推廣電子遠程監測技術,以優化漁船管理和港口作業流程,提升漁業管理的透明度與效率。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學術交流處、中國水產學會副秘書長和研究員趙文武在致辭中指出,中國作為負責任的漁業大國,始終積極參與國際漁業事務,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提高打擊IUU捕撈的協同效率。WWF可持續藍色經濟項目主任張亦默則表示,WWF一直期待并支持中國采納PSMA,并將繼續提供技術支持與國際經驗分享。同時,中國已積極參與多個區域性漁業組織的金槍魚管理,并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與會專家從西非、英國等多國家及視角分享了各自實踐的寶貴經驗。近年來,中國通過一系列措施有效減少了捕撈壓力,促進了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會上,專家們還就PSMA標準與國內立法標準的差異、漁船電子監控推廣面臨的問題等進行了熱烈討論與交流。此次研討會聚焦漁業發展的重點需求,深入研討了關鍵技術問題,發表了真知灼見,分享成功經驗,并提出了科學建議,為全球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WWF作為國際組織,將繼續為中國和世界的海洋環境治理搭建溝通橋梁,積極推薦國際保護趨勢和技術,介紹中國的實施經驗。
如需聯系采訪事宜或了解更多信息,請發郵件至:news@wwfchina.org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