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河道施工“不打擾” 珍珠河鴛鴦“不怕人”
鴛鴦一家在珍珠河流域覓食。 項目方供圖珍珠河河道人工清障作業現場。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戚珂嘉 攝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鄧露潔
通訊員 馬林瓊
灰黑的鴛鴦媽媽游在最前方,16只鴛鴦寶寶挨挨擠擠游在媽媽身后,鳥兒們穿行在河道中,時而追逐嬉戲打鬧,時而一頭扎進水草中覓食;在它們的正前方,是珍珠河流域積淹水改造項目現場,施工人員輕手輕腳,連說話聲音都降低了幾分,余光注視著鴛鴦一家游過后,才恢復了正常作業。
這是連日來出現在玄武區珍珠河溫馨而有趣的一幕。記者獲悉,珍珠河流域已經第三年吸引鴛鴦“夫婦”來此生兒育女。今年,鳥媽媽的育兒期與珍珠河項目施工周期重合,施工前,在請教了紅山森林動物園相關專家后,玄武區水務局給予施工“不打擾”的指導,守護這群城市中心的“小精靈”。
5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珍珠橋附近,站在橋上望去,珍珠河一泓碧水蕩漾,岸坡上草木郁郁蔥蔥。在河道內,七八名工人正在搭建圍堰。
今年汛期前,玄武區水務局開展城市內澇隱患排查整改,啟動珍珠河等易積淹水點改造項目,由玄武環境集團負責建設。項目施工現場負責人張棋介紹,4月,項目正式進場,對珍珠河珍珠橋至文昌橋長約350米的河道通過清除沉底雜物、降低河床高度來增加河流蓄水能力。
早在2020年,就有觀鳥愛好者在珍珠河觀測到一對鴛鴦“夫婦”。在去年,“夫婦”倆孵化出了8只小鴛鴦。今年5月,不少市民發現,一對鴛鴦“夫婦”再次現身珍珠河,這次更是一舉孵化出16只小鴛鴦。
如今,鴛鴦媽媽帶著16只小鴛鴦在河道內捕食、嬉戲的場景已成為珍珠河一景。家住附近的市民王宇告訴記者,通常在早上,鴛鴦一家會經由珍珠橋沿河下游,在下午或者傍晚時重新返回上游。在珍珠河管養工作人員程成福的手機里,還有鴛鴦一家的“合影”。照片中,鴛鴦們站在河道中央的燈蓋上歇腳,大小鴛鴦們齊齊搖頭甩尾,抖掉身上的水珠,憨態可掬。
為守護鴛鴦一家的安逸生活,項目施工時也盡量做到“不打擾”。張棋告訴記者,此次施工采取純人工作業、分段施工的方法,在保證項目工期的同時,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
施工時,項目將河道分為20—30米長的斷面,每次清障時,先沿河岸一側“圈”出長方形的圍堰,抽出圍堰內的河水進行清障施工,同時保障另一側河水正常流動、河面無遮擋。清理時,由工人使用鏟、鍬等工具將河底雜物撈出,一袋一袋運送至岸邊;一側清理完畢后,再拆除圍堰,改在另一側施工。
一旦看到鴛鴦一家游近,施工團隊便會放緩施工,看著鴛鴦一家安全通過后,再重新開始。幾次下來,鴛鴦們也更加“大膽”,不時踩著圍堰靈活地翻越。
預計本月底,積淹水改造項目將全部竣工,為應對汛期做足準備。
近年來,玄武區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內秦淮河北段及東段、珍珠河、玉帶河、清溪河等河流再現水清岸秀的景觀,不僅為市民新增親水休閑空間,也成為更多鳥類、水生動物的棲息地。而對這些野生動物而言,“不打擾”是最大的關愛。記者在珍珠河岸看到,還有市民自發在樹上掛上了手繪的“愛鳥”宣傳提示牌,正是在多方呵護下,鴛鴦們才能在城市更好“安家”。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