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區碼頭鎮碼頭村南大溝驚現“水中工程師”河貍!
一只尾巴扁平的“大耗子”在河邊啃著小樹,不時潛入水中——安次區碼頭鎮碼頭村的南大溝迎來了這位意外來客。釣魚愛好者劉先生在安次區碼頭鎮碼頭村,村南的南大溝垂釣時,意外邂逅了一位不同尋常的“鄰居”。他描述道:“剛開始打窩料,就發現河里游過一只奇特動物,它在河邊啃著小樹,還會潛水?!眲⑾壬杆儆檬謾C記錄下了這一刻?;丶液蠼涍^查詢比對,他驚訝地發現這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河貍,比大熊貓還要稀少。
劉先生是當地的釣魚愛好者。那天他像往常一樣在碼頭村南大溝釣魚,沒想到卻有了意外發現。一只體型肥大、毛色棕褐的動物正在河邊活動,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條扁平的大尾巴。這個小家伙毫不怕生,專注地啃咬著河邊的小樹,還不時潛入水中。劉先生幸運地用手機捕捉到了這些珍貴畫面。經確認,這只被誤認為是“大耗子”的動物,其實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河貍。
河貍是中國最大的嚙齒動物,體長可達70-100厘米,體重約11-30公斤。它們頭小眼小,耳朵短小能防水,四肢短但后肢粗壯有力,長有寬大的蹼,非常適合游泳。它們最明顯的特征是那條扁平的大尾巴,覆蓋著小鱗片,游泳時既能作為舵控制方向,又能當作槳推動前進。
河貍被稱為“動物界的伐木工”和“自然工程師”,有著令人驚嘆的壘壩能力。它們會用樹枝、泥巴等材料筑壩蓄水,確保自己的洞口始終位于水下,防止天敵侵擾。據《大自然》報道,一只河貍2個小時就能咬斷碗口粗的大樹。它們甚至能啃倒一些參天大樹,在挪威就有過河貍放倒一棵高20米、直徑超過1米大樹的記錄。
河貍在我國的分布區域極為有限。目前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的青河、布爾根河和烏倫古河等水體。1981年,中國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建立了全國唯一的河貍自然保護區。分布在我國境內的蒙新河貍全球僅約900只左右,我國約有600只,蒙古約有300只。這意味著它們在中國的數量比大熊貓還要稀少,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對于這只河貍為何會出現在遠離傳統分布區的安次區,劉先生推測:“小家伙可能是前一段來水順著水流游過來的,就在此地安了家?!?/p>
河貍具有改造自己棲息環境的能力。當進入新的棲息地或棲息地水位下降時,河貍會用樹枝、泥巴等筑壩蓄水,以保護洞口位于水下。這位“自然工程師”可能是在尋找新家的過程中偶然來到這里。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