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金絲猴科研團隊為旗艦物種保駕護航
在今年金絲猴繁殖期,國家林草局(神農架)金絲猴研究基地大龍潭新添了6只嬰猴。正在這里開展研究的鄭永奇和應姍姍每天都要上山,觀察猴群家庭的新變化,監測新生嬰猴的一舉一動。“我們要給每只嬰猴取名字、建檔案,為研究者積累相關數據。”鄭永奇說。
鄭永奇和應姍姍來自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是該校林業專業二年級碩士研究生。按照該校與大龍潭金絲猴野外研究基地聯合培養協議,鄭永奇和應姍姍在學校完成基礎課程學習后,會在大龍潭基地完成專業課題實驗和相關數據采集。對她們來說,“大龍潭就是一間巨大的野外實驗室”。
金絲猴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旗艦物種。神農架及其周邊區域是川金絲猴分布的最東端,也是川金絲猴湖北亞種(神農架金絲猴)唯一棲息地。為保護好這一珍稀物種,神農架先后組建了湖北省金絲猴保護研究中心、神農架金絲猴保育生物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國家林草局(神農架)金絲猴研究基地等科研平臺。
國家林草局(神農架)金絲猴研究基地是國家林草局批復的全國唯一的金絲猴研究基地,主要職能為凝聚國內外靈長類專家智慧,開展金絲猴保護研究,解決金絲猴保護中的瓶頸問題,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提供示范。
“過去,金絲猴野外研究最大的瓶頸就是難以連續、近距離且無干擾地觀察記錄個體及社群細節。”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姚輝介紹,基地經過多年嘗試,突破了這一難題。目前,該基地周邊山上穩定地生活著7個家庭100多只金絲猴,成為國內外金絲猴研究者首選科研基地。
為彌補基地科研資源的不足,神農架將大龍潭基地建成一個開放的科研平臺。除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外,基地還與中國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我們先后設立45個開放課題,對接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教學和研究需求。”姚輝介紹,大龍潭基地成立20年來,已先后有100多位碩士、博士研究生在這里完成專業課題研究。
合作共建,讓大龍潭基地在金絲猴遺傳多樣性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研究者首次掌握了神農架金絲猴的社群結構特征,梳理清楚它們的譜系,為科學保護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基地已獲得6項國家發明專利,涉及金絲猴疾病防控、人工繁育等技術;編制6項行業技術規程,為金絲猴保護提供標準化指導;榮獲5項湖北省科技進步獎;并與高校聯合發表研究論文100余篇,其中40余篇被SCI收錄,包括《科學進展》等頂級期刊。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