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黃昏
????自然札記??73
春天的黃昏
我少有地遲疑了一下,便查了詞典,知道黃昏就是指落日后到天黑前的一段時間,肯定了我看見今春第一朵貼梗海棠那朱紅色的花時就是黃昏時分。當時太陽剛剛西沉天際,光線依舊透亮,但已柔和靜謐。
我一直秉持“遇見著、感動著、記錄著”的寫札記習慣,對“尋找著、矯揉著、書寫下”的方式不敢模仿,因為那樣自己寫不出來,硬寫也是行筆凝滯。
清晨出發時,我卻也是為了尋找貼梗海棠的,我總感覺在向陽背風的哪塊暖地,她們已綻放。
但一整天,我的尋找很隨意,不專注,早上沒遇見貼梗海棠,就一路賞觀了蠟梅。早早放棄了去買菜回家做飯吃飯。
午后又繼續。先是和眾多的游人一塊兒在沋河邊盛開的梅花片林間拍花賞花,然后念叨著海棠,卻一個人先后對話了遇見的水邊已經盛開的結香、有些寂靜的迎春花和黑尾蠟嘴雀,群鳥棲息在柳梢上很高,得仰視,等待許久也不見它們飛到柳下低矮的沒開花的桃樹上,也沒聽到它們高亢地鳴叫,就別過它們繼續找海棠。卻又遇見車軸草地就禁不住蹲下去尋找起四葉草,有三個小男孩知道我在找尋幸運草也跟隨我一塊在春陽下看翠綠的草葉。其中兩個孩子確實也找見了,于是他們欣喜若狂大喊大叫,十分引人注目,我是無法再呆在那里,任他們占據了我的福地。
太陽西下,我也就帶著很多的幸運草回家,想著明天再去看看師范校園的那些貼梗海棠。
歸途中,在一個街角小綠地廣場,我瞥見了一叢紅艷艷的灌木,便騎回去停下來細看。然后,我就遇見了今春第一朵貼梗海棠花,鮮艷醒目。黃昏里,不再是陽光下耀眼的猩紅色,而是一點朱紅擁嬌蕊,神奇的是滿樹花苞已紅艷,唯有一朵綻妍。

從去年11月中旬末在師范校園看到二度開花的貼梗海棠,到今天將近4個月。花開花落,貼梗海棠寵辱不驚,葉未凋盡、花又重放,都阻擋不了她們步入春天,都影響不了她們葳蕤的情杯。又見春花,孩子們又長了一歲,又離夢想近些了,對于我呢?

真的好像沒有過春天的黃昏印象:許多年都在種樹,“一過驚蟄節,春耕不停歇〞,春耕亦涵植樹,幾十年春天里都是忙忙碌碌一晃而過。殘存的春天記憶里,孩子小時候帶他放過風箏,他直放到天黑,也沒有黃昏意象。
──愈發覺得開始了生命的回歸。年過半百,不再有夢想,有的,叫牽念叫遇見了。
──熱愛著自然,熱愛著生活,千帆歷盡,依舊少年。
薔薇科木瓜屬樹木因樹姿優美,花色艷麗,是南北方盆景都常用的植物材料,要求選取叢生者上盆,造型成古樸而濃艷的觀花盆景。樹種有貼梗海棠(皺皮木瓜)、木桃(木瓜海棠、毛葉木瓜)、倭海棠(日本貼梗海棠)等。
清嘉慶年間蘇靈著的《盆景偶錄》歸納敘述的盆景植物“十八學士”就包括木瓜:梅、桃、虎刺、吉慶(冬珊瑚)、枸杞、杜鵑、翠柏、木瓜、蠟梅、(南)天竹、山茶、羅漢松、西府海棠、鳳尾竹、石榴、紫薇、六月雪、梔子花。
盆景,是在我國盆栽、石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樹、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表現自然景觀的藝術品。但其制作方法,如同龔自珍在《病梅館記》中概括的:“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所以我一直認為盆景是一種病態美,非自然美,不大喜愛。
其實,沒有必要模仿自然界因為生境瘠薄而形成的老干虬枝,沒有必要非在扭曲的虬枝上欣賞海棠花,每株樹每莖草都值得欣賞。
在這個春天的黃昏,我不經意地遇到一朵貼梗海棠花,沒聽到她花開的聲音,但讀懂了她頷首低眉間的質樸雍容,忽然就又擁有了屠格涅夫《春天的黃昏》般的詩意和遠方 ──
“心里是多么輕快而又圣潔,
輕快得就像是在童年時代一樣。”
2024.3.9.夜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