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回顧 | 什么植物如此“霸道”
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自2014年援建以來,一直致力于培訓環保志愿教師,研發課程活動,帶領公眾在自然中學習。經過幾年的積累,自然學校已研發出了十余個主題的自然課堂。為了幫助環保志愿教師理解課程內涵,培養獨立帶領課程,創新課程方案的能力,2020將開展課程專題進階培訓。

7月12日,開啟了今年的第一場課程專題進階培訓——“不速之客”課程種子導師培訓,共20余位環保志愿教師參與其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不速之客”背后的故事,學習如何將他們的故事用有趣的方式教授給孩子。
隨著國際貿易的日益頻繁以及我國對外來動植物的引進,生態安全越來越引起廣泛的關注。同時生態系統安全對社會、經濟、政治以及人類健康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華僑城濕地里的蟛蜞菊
華僑城濕地也面臨著許多外來入侵植物的威脅,如銀合歡、美洲蟛蜞菊、白花鬼針草等等。這些霸道的“不速之客”,它們侵占了其他濕地“居民”的生存空間,與它們競爭陽光、食物,甚至兇猛地纏繞著紅樹林。


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是從哪里來的呢?他們有著怎樣的本事,使得他們稱霸一方,對本地物種又會造成怎樣的威脅?他們又如何對本地環境產生影響的?面對它們,普通的公眾又能夠做些什么呢?
經過半天的培訓,環保志愿教師不僅了解到了關于外來入侵植物的理論知識,還通過觀察、表演、趣味游戲、清理外來植物幾種不同的方式認識了濕地的外來入侵植物。通過多元的教學法激發學習者的好奇心,用流水學習法編排,在直接體驗中感受。





感謝環保志愿教師小河老師在戶外課程體驗環節的細心講解,烈日炎炎仍不忘傳遞無私奉獻的志愿者精神。


小河老師
培訓結束后,為了鼓勵環保志愿教師參與自然課程的研發,葶藶老師給大家布置了小組作業,希望通過小組完成作業的形式,環保志愿教師可以研發出屬于自己的課程活動方案。并能夠在后續的課程帶領眾實踐自己的方案,將所學應用到實踐中,自己有所成長的同時,給華僑城濕地的訪客帶去更好的課程體驗。




小組討論

拒絕生物入侵,從我開始!
報名參加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的不速之客課程,一起認識和動手清理外來入侵植物吧!
文字:葶藶
編輯:土撥鼠
圖片:華僑城濕地
副主編:陳銀潔
主編:孟祥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