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守護母親河 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這兩天,長江鎮江段江豚捕食刀魚的畫面火出圈,引發眾多市民網友的關注。兩種珍稀動物同時出現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近年來江蘇持之以恒加強長江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近日,鎮江市民馬先生在長江邊拍攝到一段江豚追逐捕捉刀魚的精彩畫面,引來不少網友的點贊熱議。江豚與刀魚,這兩種曾經瀕臨滅絕的動物,在長江江蘇段“同框”,極為罕見。
視頻拍攝者馬先生:“以前看過江豚捉別的魚,捉刀魚是第一次,在長江大保護以前,這個刀魚都快要沒有了。在政府的努力、老百姓的努力下,長江生態好了,物種在逐漸地恢復。”
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王召根:“江豚吃刀魚的場景非常罕見,我們在保護區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也說明,現在長江的生態確實變好了。”
此次視頻中拍攝到的刀魚,是長江代表性洄游魚類。五月到七月正是刀魚產卵的時節,數量接近峰值,長江鎮江段河岔灘涂多、浮游生物等餌料豐富,自古就是刀魚的天然產卵場。由于過度捕撈,刀魚在201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從2019年開始,長江全面禁補刀魚,2020年7月,江蘇發布長江流域禁漁公告,7392艘漁船、14887名漁民全部退捕上岸。長江岸線整治、水污染防治、水生生物保護區建設等一系列措施同步推進,長江江蘇段的水生態保護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農業農村部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經過四年的涵養,長江刀魚資源量成倍增加,已經能夠洄游到歷史上最遠的水域洞庭湖。除了刀魚外,最新的環境DNA監測也顯示,長江江蘇段累計檢出的魚類DNA信號已達80余種。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高欣:“長江禁漁之后,經過我們的監測,我們發現調查到的魚類的種類數有所增加,種群結構在逐漸地優化,個體、規格有增大的趨勢,大個體越來越多,這都表明長江在禁漁之后,魚類資源得到了明顯的恢復。”
432.5公里的長江江蘇段,串聯起南京、鎮江、揚州、泰州、常州、無錫、蘇州、南通8個設區市,岸線總長1169公里,涵養著江蘇1/6的沿江生態。魚類資源恢復顯著,正是長江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的有力印證。截至目前,長江江蘇段干流水質連續5年保持Ⅱ類,主要入江支流水質優Ⅲ類比例達98.3%。越來越多珍稀瀕危物種在江蘇“安家落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和中華秋沙鴨近年來頻現鎮江沿江灘涂越冬;今年三月末,黑嘴鷗首次大規模現身長江海門段;5月7日,極危物種黃胸鹀“組團”出現在靖江馬洲島生態濕地。
靖江馬洲島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觀測研究站工作人員魏慧玉:“我們是早上六點多的時候,通過安裝在島上的高清視頻監控,發現了一只黃胸鹀。隨后我們就前往到附近區域,蹲守了將近三個小時,一共發現30多只黃胸鹀,整體種群數量比較可觀。這也是近年來觀測到最大的一個種群。”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自然處副處長鄒鵬:“根據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結果,全省記錄物種數達6903種,其中長江沿線4124種,占全省總數的近60%,應該說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朱曉瑩 劉霞 程蕓 楊爾希 何斐 龔俊杰 陳忠耀 周楊楊 郭奉銘 何斐 李志陽 馮源 柳放 丁峰 欒凡 鎮江臺 靖江臺 丹徒臺 海門臺 編輯/趙黎靜)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