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春季鳥類遷徙黨日活動進行中
2月24日上午,盤錦市林濕中心黨總支安排中心機關各科室的黨員同志、分支機構及四站一基地的黨政負責人來到鶴類繁育基地,一同參加“觀察春季鳥類遷徙黨日活動”和“外出培訓學習人員心得體會交流”會議。
春風送暖,雪消河開,近日盤錦濕地迎來了大型候鳥遷徙的高峰期。從2月下旬開始,鶴鸛類、雁鴨類等大型候鳥陸續遷至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停歇在保護區的酒壺嘴、鴛鴦溝、干魚溝,等地。與去年相比,候鳥遷徙我市時間上基本相同,但在種群數量上有明顯增加。
在觀察活動中,市林濕中心的李玉祥主任同生態監測的技術骨干人員帶著黨員干部,沿著候鳥遷徙較為集中的水庫、堤壩,利用望遠鏡、照相機等工具,觀察所有目擊或聽見叫聲的鳥類,記錄其種類和數量。
在遼河三角洲水庫附近,觀察到大量棲息在灘涂上的花臉鴨,還看到遷徙的大雁隊伍;在沿途保護地區域,看到十幾只野生丹頂鶴群落,同時還驚喜的發現白枕鶴、灰鶴、丹頂鶴、黑頸鶴“四鶴同框”的畫面。目前,盤錦濕地由于遷徙候鳥的到來,到處都呈現出生機勃勃。
遷徙候鳥數量同比增加,與我市生態環境改善、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濕地恢復、生態治理工作,實施一系統濕地補水,生態修復工程,使得盤錦濕地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修復,自然濕地面積不斷增加,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隨著候鳥不斷的遷入,市林濕局、市森林公安局、市自然資源局等單位聯合開展春季候鳥遷徙護航行動,確保春季候鳥在我市安全停歇、繁殖。同時市林濕局加大保護候鳥宣傳力度,切實提高公眾保護鳥類的法律意識。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濕地中國”網站、“濕地講堂”平臺等媒體,結合“野生動植物保護日”和即將開展的“愛鳥周”等活動,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盤錦市濕地保護條例》等野生動物和濕地保護法律法規,普及法律知識和保護鳥類科普知識,積極引導公眾自覺抵制食用野生動物,提高社會公眾遵紀守法,保護野生動物的自覺性。
隨后大家在鶴類繁育基地會議室,召開“外出培訓學習人員心得體會交流”會議。郭麗、趙仕偉同志代表此批外出培訓學習人員,把從2021—2022年度中國鶴類研究與保護研討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年度工作會議暨第八屆黑頸鶴保護網絡年會上帶來的心得和體會分享給與會人員。從事鶴類保護與研究33年的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主任李玉祥同時在此次年會上還受到榮譽表彰。在心得交流會上,他對此次培訓學習做了總結發言,給與會人員帶來全新感受,同時對未來的鳥類和濕地保護工作提出新的思考:
丹頂鶴人工繁育,進一步擴大種群是根本。
加快丹頂鶴野生步伐,爭取進入第一批試點。
基于保護對象為主的生態修復,以丹頂鶴為例。
推進工程建設,發揮資金的時效性。
發揮人的能動性,努力做好各項工作。
一心一意做好鶴類、水鳥保護事業的李玉祥,曾被國家七部委評為自然保護區先進個人。他說,近年來,盤錦濕地鳥類不僅數量上有所增加,而且種類上也有所增加,對這些鳥類的監測與保護,都是在守護我們的濕地生態系統,守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家園,保護事業無止境。
此次春季鳥類遷徙觀察和經驗總結交流會議為提升盤錦市野生動物管理水平奠定基礎,為遷徙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措施的制定提供有力數據支撐,為未來丹頂鶴野化工作積累了經驗,為“國際濕地城市”盤錦生態文明建設積累了素材和資源檔案。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