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情的逐漸消退,我們迎來了新的挑戰。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發布的一份新報告顯示,疫情期間對流感病毒的防護措施,導致了疫情后幼兒流感感染率的顯著上升。這份報告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0至4歲的兒童在疫情后的流感季節中,感染和住院率都明顯增加。這一變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又該如何應對?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各國采取了嚴格的感染控制措施,這不僅有效預防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也使得流感病毒的感染率大幅下降。人們減少了外出和聚會,佩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也同樣減少了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傳播。然而,這些措施的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是,人們對流感病毒的自然免疫力逐漸減弱,特別是對于那些出生在疫情期間、從未接觸過流感病毒的幼兒。
為了研究這一現象,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分析了2019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收集的3364份血清樣本。這些樣本來自不同年齡段的個體,通過對不同流感病毒變種的抗體分析,研究人員發現,0至4歲兒童的流感保護性抗體顯著減少。這些兒童在疫情期間幾乎沒有接觸過流感病毒,因而沒有機會建立免疫力。
幼兒流感感染率的上升
研究結果表明,在2022-2023年的流感季節,低齡兒童的流感感染率和因流感入院的人數明顯上升。這是因為這些兒童在疫情期間沒有接觸過流感病毒,導致他們在疫情后的流感季節中更容易感染。這一現象在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的2022年秋季風險評估中得到了強調。
研究人員建議特別關注幼兒的免疫狀況,并在流感季節前為患有基礎疾病的兒童接種疫苗。
兒童的免疫系統正在發育和完善中,需要不斷接觸各種病原體來學習和適應。長期隔離和減少社交接觸使得兒童的免疫系統缺乏“鍛煉”的機會,可能會導致免疫反應的調整和弱化。這意味著當流感病毒再次出現時,兒童的免疫系統可能反應不夠迅速和強烈,從而導致更高的感染和住院率。
可以打個比方,兒童的免疫系統就像是一個正在學習和成長的士兵隊伍,需要不斷與敵人交戰來提高戰斗力。在新冠疫情期間,這些士兵幾乎沒有遇到敵人(流感病毒),也沒有機會參加實戰演練。當流感病毒再次來襲時,這些士兵因為缺乏實戰經驗和訓練,反應不夠迅速和強大,導致更多的人被感染和住院。
抗原漂移和免疫間隙
新冠大流行期間,由于流感病毒的傳播受到抑制,人們的免疫系統對流感病毒的記憶逐漸減弱。研究顯示,2019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收集的血清樣本中,針對甲型(H1N1)和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保護性抗體有所減少。這種現象被稱為“抗原漂移”和“免疫間隙”,即由于病毒的不斷變化,人們的免疫系統無法完全識別和抵抗新的流感變種。
抗原漂移就像是流感病毒在玩“變裝游戲”。每年流感病毒都會進行一些小小的“變裝”,換上不同的“衣服”(也就是它們表面的蛋白質發生了微小的變化)。這些變化看似微小,但對于我們的免疫系統來說,這就像是在識別一個新面孔。因為我們身體里的“守衛”(抗體)是根據流感病毒以前的“衣服”來識別和攻擊它們的,當病毒換上新裝,這些守衛就可能認不出它們,從而讓病毒有機會再次感染我們。
免疫間隙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免疫系統在和流感病毒的這場“變裝游戲”中,有時會“失憶”。當我們很長時間沒有接觸某種流感病毒時,我們體內的“守衛”會逐漸變少,甚至有些“守衛”會“退休”或者“睡著”。這就意味著,當流感病毒再次出現時,我們的免疫系統可能來不及做出反應,從而讓病毒有機會感染我們。
打個比方,假設我們的免疫系統是一支防守隊伍,每年都有新的流感病毒來“進攻”。如果病毒每年都穿同樣的“衣服”,我們的防守隊伍就會越來越熟悉這些“入侵者”,防守起來越來越有效。然而,當病毒每年都換上不同的“衣服”,防守隊伍就得不斷重新學習、識別這些新的“敵人”,這就變得困難多了。而如果防守隊伍很久沒有見過這些“入侵者”,隊員們可能就會忘記他們長什么樣子,這時病毒就有了可乘之機。
總之,“抗原漂移”和“免疫間隙”就像是流感病毒和我們免疫系統之間的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不斷變化的病毒讓我們的免疫系統需要不停地調整和適應。
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盡管大多數年齡段的人群在疫情期間對流感的免疫力保持相對穩定,但針對新型流感變種的保護作用有所減弱。為應對這一挑戰,接種流感疫苗顯得尤為重要。每年推薦高危人群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個體的免疫力,還能減少新的、變異的流感病毒的傳播。
接種流感疫苗可以讓我們的免疫系統提前“認識”流感病毒。疫苗中的病毒成分雖然是“死的”或“弱化的”,但足以讓我們的免疫系統產生記憶。這樣,當我們真的遇到流感病毒時,免疫系統可以快速反應,迅速消滅病毒,避免我們生病。
當更多的人接種疫苗,尤其是高危人群和老年人,這意味著在社區中,病毒找到容易感染的“目標”就變得困難。這樣一來,病毒的傳播速度會大大降低。假設一個人感染了流感病毒,但他身邊大部分人都接種了疫苗,那么病毒就很難繼續傳播下去,甚至可能在這個人身上被免疫系統消滅掉。
流感病毒是非常善于變異的。當它在人體內復制時,很容易發生基因突變,從而產生新的變種。如果我們能通過疫苗接種減少病毒的傳播,就能減少病毒在人體內復制的機會,從而減少它變異的機會。就像是在一個大花園里,如果雜草(流感病毒)不多,那么它們交叉繁殖(變異)的機會就少,新的雜草種類就不容易出現。
當社區中有足夠多的人接種了疫苗,這不僅保護了接種者自己,還間接保護了那些無法接種疫苗的人(比如某些免疫系統弱的人)。這種現象被稱為群體免疫。通過廣泛的疫苗接種,我們可以在社區中建立一道防護墻,阻止病毒的傳播,保護所有人免受流感的侵害。
打個比方,假設流感病毒是一群入侵的小偷。如果每家每戶都裝了防盜門(接種疫苗),小偷就很難找到下手的機會,入侵的次數就會減少。而且,由于入侵失敗,小偷之間交換盜竊方法(變異)的機會也會減少,從而降低了出現新的、更狡猾的小偷的可能性。
D黃酮,天然的流感病毒抑制劑
D黃酮(DHM),是一種從顯齒蛇葡萄、枳椇子等植物中提取的天然黃酮類化合物。研究表明,DHM對多種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具有明顯抑制作用。以下是DHM抑制流感病毒的幾種主要機制:
抑制病毒復制:DHM通過干擾流感病毒的復制周期來抑制其擴散。具體來說,DHM可以阻止病毒RNA在宿主細胞中的復制,從而減少新病毒顆粒的生成。這可能是通過影響病毒RNA聚合酶的活性實現的。
抑制病毒進入細胞:DHM能夠阻礙流感病毒進入宿主細胞。流感病毒通過血凝素(HA)與宿主細胞表面的唾液酸受體結合進入細胞。DHM可能通過改變細胞膜的流動性或直接與HA相互作用,減少病毒與宿主細胞的結合,從而抑制病毒進入細胞。
調節免疫反應:DHM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調節宿主的免疫反應。流感感染常伴隨過度的炎癥反應,DHM可以通過抑制核因子-κB(NF-κB)信號通路,減少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降低炎癥反應,從而減輕流感癥狀。
抑制病毒蛋白質合成:研究還發現,DHM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蛋白質合成,阻礙病毒組裝和釋放。這可能涉及宿主蛋白合成機制的調控,或者直接作用于病毒蛋白的翻譯過程。
DHM通過多種機制抑制流感病毒的感染和傳播,包括阻礙病毒復制、阻止病毒進入宿主細胞、調節免疫反應和抑制病毒蛋白質合成。這些機制的協同作用,使得DHM成為一種具有潛力的抗流感病毒天然化合物。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