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森林寶庫 釋放綠色潛能
——大興安嶺松嶺林業局林下經濟發展紀實
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碳庫。近年來,大興安嶺松嶺林業局多途徑保護和利用森林資源,將森林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持續開發森林產品,發展中草藥種植、林下養殖、干菜加工、蜜蜂產業等特色林下經濟。2022—2024年3年間,林下經濟總產值達1.71億元,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
蜂舞山林:甜蜜事業釀幸福
大興安嶺的4月,春寒料峭?!斑@里回暖較慢,蜜蜂們都在蜂窖里越冬,養蜂人忙著為它們擇時通風、投料。”松嶺林業局產業發展科長竇廣新介紹,目前,林區已有4家合作社獲得綠色認證,蜂蜜遠銷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
松嶺林業局把蜜蜂產業列為全局發展的特色產業之一,按照“規?;l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思路,制定《松嶺林業局蜜蜂養殖五年規劃》《松嶺林業局蜜蜂養殖技術操作規程》等指導性文件。同時林業局、林場積極為養蜂人無償發放養蜂房、蜂箱,并提供銷售、養殖技術、無息貸款等支持,加快蜜蜂養殖產業提檔升級。
浩瀚的森林、無污染的凈土,醞釀了上百種中藥材蜜源。“我們的百花蜜源自黃芪、黨參等中藥材花源,營養價值高,每公斤賣到76元。”石頭山林場蜂農陳延嶺介紹。
綠水林場的老職工韓相峰,聽聞林區百花蜜價格高,便攜妻子侯杰在林場提供的蜂房里開啟了“甜蜜事業”。如今,兩口子通過微信社群營銷蜂蜜,年增加收入3萬多元,成為林區“甜蜜代言人”。
3年間,松嶺林業局蜂箱從零增長到1600余箱,年產蜂蜜30多噸,年產值突破150萬元。
藥材生金:林下藥香飄萬里
松嶺林業局將中藥材產業作為林下經濟“領頭雁”,構建“種子—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條,通過對種植戶在政策、經濟、技術上扶持,做到種子有來源、種苗有保障、建設有地塊、產品有市場、產出有效益,推動中草藥種植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綠水林場職工董雙仁是發展中藥材產業的典型代表。他經過調研走訪,探索種植蒼術、防風等中藥材,并帶領林場職工加入龍福祥漢麻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中藥材3100畝,年人均增收超3萬元。古源興源中藥材種植合作社以標準化生產獲評“省級示范社”,成為行業標桿。
3年多來,松嶺林業局培育出17戶2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26個合作社,種植赤芍、防風、返魂草等品種10余個,總面積達1.62萬畝,林下藥材撫育面積超4000畝。
“我們通過統一供種、技術指導、保底收購,讓職工種得安心、賣得放心。”松嶺林業局產業發展科工作人員表示。
嶺上牧歌:牛羊肥壯富職工
依托廣袤的森林草甸資源,松嶺林業局創新“管護 養殖”模式,鼓勵職工發展生態養殖。
大揚氣林場管護員王忠臣以2.47萬元高價售出森林牛,凈利潤超萬元,激發了職工養殖熱情。林場通過無償提供場地、協調免息貸款、引入專家指導,幫助養殖戶降本增效。
利用森林草甸資源發展生態養殖
有了好的養殖政策,以及技術培訓、疾病預防等方面的保障,許多職工把養牛作為增收致富產業。林場職工李寶順于2020年9月投資1萬元建了占地2畝的養殖場,從養殖36頭牛開始,逐步形成“家庭牧場 合作社”的標準化、規?;B殖模式。
松嶺林業局的發展定位不僅在于放牧,更在于養草。林業局對施業區內牧草資源進行詳細調查和設計,對可收割牧草面積、宜牧森林草甸面積、季節性放牧面積進行科學布局,提高牧草資源利用率。鼓勵職工及林場通過自己購置牧草設備、與外省牧戶聯合、林場與林場之間聯合等多種方式,推進牧草經濟發展。同時,嚴格控制森林牛、森林馬養殖數量和規模,組織人員對其直排代謝物進行清理和撒播草籽,確保林草資源可持續利用。
截至2024年末,松嶺林業局已在森林草甸聯合放牧牛、馬2463頭(匹)。林間草甸上,牛羊成群、牧草豐茂,“錢景”廣闊。
干菜生財:小產業撬動大市場
“在家閑著也是閑著,林場黨支部書記張羅大家種菜,鍛煉身體的同時還能增收。”松嶺林業局古源林場退休職工湯長安望著自家兩畝多的菜園說。
2024年,古源林場職工晾曬的豆角絲、土豆干等干菜進入省城機關食堂,更在全省農林展會上贏得滿堂彩。“黨支部領著干,小產業連成大鏈條,庭院經濟也能做成大文章。”古源林場黨支部書記史記說。
職工晾曬干菜
干菜生意始于2022年。隨著飛龍山景區門票年收入突破16萬元,古源林場黨支部敏銳抓住旅游經濟輻射效應,發動黨員帶頭在房前屋后種植有機蔬菜。從退休職工到在崗工人,30多戶家庭將菜園變成車間,黨支部統一組織晾曬技術培訓,嚴控38℃恒溫烘干標準,讓豆角絲、茄子干等產品保留特有清香。隨著SC認證落地,這些貼著“古源生態”標簽的干菜,從職工餐桌走向省城商超,每公斤平均售價達100元,供不應求。
“我們要讓更多人品嘗到大興安嶺的生態饋贈。未來將深化三產融合,建設綠色食品溯源體系,打造松嶺生態區域公用品牌,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富民強企的金山銀山”。松嶺林業局局長周宏君表示。
春耕在即,30多戶種植戶已備好種子,待氣溫回暖即可播種.電商直播間里,森林干菜成為網紅產品。飛龍山景區內,游客不僅能品嘗干菜燉肉,還能體驗制作過程。從庭院經濟到產業集群,綠水青山正轉化為金山銀山。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