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之月,盛德在木”,西漢禮學家戴圣在《禮記》中表達:春天植樹,是極具道德意義的行為。可見,古人便已經遵循“人與自然共生”之道,認識到種樹的意義和價值。
在我國西北地區植樹是抑制風沙侵襲的最佳方法
樹木不僅對人類的生存和生態環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在數千年的浸潤下,成為人類文明不可或缺的精神符號。從輸送清新氧氣、穩固水土、調節氣候,為萬物繁衍營造安穩家園,到古代神圣象征、藝術作品中的靈動意象,樹木的身影貫穿人類文明發展脈絡,成為人類情感、思想與智慧的獨特寄托與永恒映照。
春風送暖、萬物復蘇,植樹成為了人們與自然對話的獨特方式。每棵種下的樹苗,都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期許,也承載著我們守護地球家園的堅定決心。
今天,又逢植樹節,我們邀請你種下一株希望之樹,愿它伴隨你往后的日子,事業順遂,如春日新枝蓬勃向上;家庭和美,似綠蔭環抱溫暖安寧;身心康泰,像樹木扎根般沉穩有力。與此同時,也為地球增添一抹綠色,為我國西部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筑牢綠色防線,讓風沙不再肆虐,讓土地重煥生機。
在我國廣袤的西部地區,活躍著這樣一群人,他們以大地為紙,以汗水為墨,默默投身于植樹造林的偉大事業,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種樹人”。沙塵源區和路徑區是他們的戰場,他們不辭辛勞,用堅韌的雙手種下一棵棵希望的樹苗,培育一片片翠綠的草地,筑起一道道抵御風沙的綠色長城。
曾經的荒山禿嶺,在他們的努力下,逐漸披上了綠裝,煥發出勃勃生機;曾經的漫漫沙海,也在他們的堅持中,一點點變成綠洲;死寂的戈壁,因為他們的付出,重新展現出生命的活力。在這片土地上,人們深深明白,樹與人的命運緊密相連。有樹,生活便有希望,人就能安居樂業;一旦失去樹木的庇護,即便活著,也將面臨無盡的艱難。
寧夏項目地農戶在風沙天氣里種植枸杞樹
正是秉持著這樣的信念,生活在西部地區的人們,用勤勞的雙手和鋼鐵般的意志,在風沙中堅守,通過植樹造林防風抑沙,吸附大氣中的顆粒物,一點點改變著惡劣的環境,守護著自己的家園。
為了助力我國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幫助“種樹人”解決實際困難,中國綠化基金會發起了 “種樹人的霧霾之戰”公益項目。項目聚焦于中國西部、北部的荒漠地區,開展經濟林種植活動,旨在通過綠化荒漠土地,從根源上減少風沙和霧霾的侵襲,并為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實現生態與經濟的良性循環。
寧夏回族自治區,三面環沙,位于西沙東移的主要通道和前沿地帶。全區80%的地域年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是沙塵暴的發源地之一。寧夏的種樹人懷揣著對綠色家園的渴望,從未放棄努力。他們頂著風沙,在貧瘠的土地上一次次嘗試,摸索適合本地的種植方法。
枸杞是中國傳統中藥材,也是防風固沙和改良鹽堿地的先鋒樹種。枸杞產業是寧夏最具地方優勢特色的戰略性主導產業之一,但長期受困于生態限制的村民,不僅缺少發展枸杞種植的初始生產資料,更缺少種植和養護苗木的技術,只能望“杞”興嘆。
2015年,項目落地寧夏,援助當地農戶開展枸杞種植。種樹人積極參與其中,與項目團隊緊密配合,不辭辛勞地挖坑、栽種、灌溉。用汗水和堅韌,在沙漠邊緣播撒綠色的希望。
寧夏中寧項目,一望無際的枸杞林將荒灘染綠
截至2024年底,項目累計在寧夏種植枸杞958余萬株,造林41732畝。這些枸杞林如同一道道綠色的屏障,穩穩地扎根在荒灘之上,有效阻擋了風沙的肆虐。曾經沙塵漫天的荒灘,如今被一望無際的枸杞林染綠,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地改善。
如今,在寧夏中寧縣項目地,“公益機構 捐資人 政府 農戶 合作社”五位一體的新型生態保護公益模式已然成型。各方力量緊密協作,共同為枸杞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這種模式充分調動了鄉村各主體的積極性,讓種樹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對于項目地的種樹人來說,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通過銷售經濟林果、收取土地流轉費、在合作社工作獲得薪酬以及參與林果采摘賺取勞務費等多種方式,實現了收入的多元化增長。項目援助低收入家庭超37940戶,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項目地村民可以通過采摘枸杞增收
不僅如此,項目還吸引了眾多青年返鄉就業,讓老人和孩子能夠得到更好地陪伴與照顧。同時,為周邊農民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培養了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人才,為鄉村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受益者,幫助風沙前線的種樹人,就是在幫助身在城市的自己。讓我們攜手并肩,匯聚點滴力量,支持他們的偉大事業。加入“種樹人”的隊伍,為改善中國西部生態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綠色家園!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