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諧之美、萬物共生”。近日,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電)發布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報告《中國核電2022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中國核電在電站建設伊始,就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融入核電項目選址、建設、生產運營、項目安全延續以及退役等全過程、全范圍,盡可能避免、減緩、減少、補償對生物多樣性的負面影響,增加正面影響,實現企業發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共進。
報告顯示,針對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核電定期開展鄰近海域海洋生態調查工作,評估項目運營對鄰近海域造成的生態影響,保護鄰近海域的海洋生態。同時開展海洋生物遺傳多樣性研究,分析優勢物種生存條件,提升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海南核電二期3、4號機組用海區域及附近海域均有珊瑚分布,為了減少施工可能對珊瑚產生的影響,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施工方采用防污簾降低懸浮泥沙擴散,確保水質潔凈,同時聯合專業機構實施珊瑚移植遷地保護。
白蝶貝是一種生活在亞熱帶的貝類,被譽為“珍稀瑰寶”。白蝶貝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水溫降至13攝氏度時,就基本停止活動。為了提升白蝶貝繁殖數量,中國核電在海南利用排水余熱養殖白蝶貝,既保護了白蝶貝,又抑制了浮游藻類的大量滋生,達到了防止水質富營養化和保障機組安全運行雙贏的良好效果。
報告還提到,福清核電站廠區連接福建興化灣水鳥省級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水生生態,福清核電站長期對水域環境進行取樣分析監測,將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融入項目全生命周期。結合現場及周邊生態環境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植物護坡、景觀修建等綠化建設,控制土壤被侵蝕現象,使該地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等,福清核電站一期工程榮獲了“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
報告顯示,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兩大全球性危機,相互關聯、相互影響。氣候變化可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保持生物多樣性則有助于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降低氣候災害風險的影響。中國核電加速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協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截至2022年6月,中國核電累計發電量超過1.35萬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燃燒標準煤4.08億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0.7億噸,生態效益相當于植樹造林368.85萬公頃。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