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全國濕地保護管理座談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重要致辭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總結濕地保護工作取得的成就,安排部署今后兩年的重點工作任務。會議明確,新形勢下全國濕地保護工作思路要從搶救性保護轉向依法全面保護,工作重心要從增加數量、擴張規模轉向規范管理、提升質量,不斷提升濕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22年《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召開一年來,我國濕地保護工作在筑牢濕地生態安全底線、推進實施《濕地保護法》、保護修復重要濕地生態系統、探索濕地生態價值實現途徑、參與和引領全球濕地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和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全國有82處國際重要濕地(其中香港1處)、58處國家重要濕地、903處國家濕地公園、13個國際濕地城市,全國濕地保護體系初步建立。
會議指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濕地工作必須適應形勢要求,調整工作思路、工作重心,著力完善配套法規制度、增強監督管理能力、科學修復重要濕地、探索濕地生態價值轉化路徑、提高參與引領濕地全球治理能力。在具體工作中,考慮到我國自然地理特征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區域差異,以及濕地保護工作起步晚的現實,在落實法律要求完善配套法規制度中,地方和基層要結合自身實際,主動大膽探索,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尋找有效解決矛盾問題的思路和辦法;認清濕地具有顯著的開放包容特征、涉及的管理主體多、相關利益方復雜多樣等屬性,發揮各自優勢,構建分工負責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形成分工明確、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堅持生態優先毫不動搖,鼓勵發展符合濕地保護要求的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生態教育、自然體驗等業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會議要求,今后兩年,全國濕地工作以推進全國人大執法檢查反映問題整改、推動國際紅樹林中心的成立和運行、持續加強互花米草防治等重要濕地保護修復工作、提高國家濕地公園監測監管能力、規范國際重要濕地和國際濕地城市建設管理等為重點,全面開創我國濕地依法全面保護新局面。
會上,深圳市、武漢市代表分別匯報了國際紅樹林中心建設和國際濕地城市建設情況,江西省、福建省、海南省林業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就濕地保護法實施、互花米草治理、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做了經驗交流。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全國人大環資委負責同志介紹了濕地保護司法保障和濕地保護法實施檢查的情況。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記者:果叮咚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