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帶外孫女到象山大目灣親水中心沙灘玩,順便觀察栽培的木麻黃生長情況。
外孫女玩沙照片拍攝于2023年10月15日,背后為木麻黃樹
正在拍照的我,聽到身后有人說,這些松樹怎么長著奇怪的果果。我回頭一看是一對夫妻帶著一雙兒女正在看我拍照,心中正奇怪著呢!
我急忙解釋道:這不是松樹,中文學名叫木麻黃。他們仔細看了看木麻黃,說如果不仔細看還誤為松樹了。我想,如果掛個牌子介紹一下,也許會讓更多人認識這種植物。
木麻黃,原產于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何時引進我國不得而知,目前主要在東南沿海地區(qū)栽培種植。
這種作為沿海固沙防風的木麻黃科木麻黃屬植物,有點像松柏或松樹的植物,故有人誤為松樹就不足為怪了。
那它為什么叫木麻黃呢?據(jù)珠海陳少平老師說,它的枝條形態(tài)跟麻黃(中藥材)的枝條形態(tài)很相似,故名。木麻黃就是“喬木狀的麻黃”之意了。木麻黃,外國人也給它起了很多名,大都是因其形態(tài)而起。
而北京丁莉莉老師說,木麻黃俗名馬毛樹。它的俗名更接近其拉丁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的本義,種加詞的意思就是葉子像馬毛。所以也叫馬尾松的也就不足為怪了。
據(jù)《中國植物志》載:木麻黃,為木麻黃科木麻黃屬植物,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而在象山一般也不過七八米,估計與氣候及生境條件、生長時間有關。這正好給我觀察拍攝的機會。
但仔細一看木麻黃,老樹的樹皮粗糙,深褐色,不規(guī)則縱裂,內皮深紅色;大枝紅褐色,有密集的節(jié),皮孔密集排列為條狀或塊狀。
木麻黃嫩枝,節(jié)密易斷。它的“葉子”看起來似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與木賊(筆筒草)很像,可它并不是真正的葉子,而是葉莖。它的葉片是鱗片狀的,是退化的葉片,緊貼小枝,每節(jié)上鱗葉通常7枚,少為6或8枚,葉狹三角形。
而我們象山種植的大多是粗枝木麻黃(陳院長說,粗枝木麻黃更耐鹽堿)目前高約3-8米;樹皮灰褐色或灰黑色,厚而表面粗糙,塊狀剝裂及淺縱裂,內皮淺黃色;側枝多,近直立而疏散,嫩梢具環(huán)列反卷的鱗片狀葉。
粗枝木麻黃小枝頗長,可達30-100厘米,上舉,末端彎垂,灰綠色或粉綠色,圓柱形,具淺溝槽。鱗片狀葉每輪12-16枚,狹披針形,棕色,上端稍外彎,易斷落而呈截平狀;節(jié)韌,難抽離。(這也是與其他木麻黃的主要區(qū)別)
木麻黃雌雄同株或異株,雄花序幾無總花梗,棒狀圓柱形;雌花序通常頂生于近枝頂?shù)膫壬讨ι希ńz紅色,就好像一團亂頭發(fā)包裹著光光的腦袋;球果狀果序橢圓形,就像是一個個小手雷。木麻黃花期5-6月,果期7-12月。一直掛果至第二年五月份才完全脫落。
據(jù)《中國植物志》載:木麻黃大樹根部無萌蘗。但發(fā)現(xiàn)有的粗枝木麻黃橫走莖萌發(fā)出不少幼苗,有的已有一米多高。
木麻黃材質堅重,從暴露的樹皮看比較堅硬,是良好的船底板、建筑用材。木麻黃枝葉也可入藥,具溫寒行氣,止咳化痰之功效,主治疝氣、寒濕泄瀉和慢性咳嗽等。
此文在形成過程中得到陳征海院長、馬丹丹教授的指點與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