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很多人再次出現了‘感冒、發熱、吞刀片’的癥狀
大家都以為是空調吹多了或者上火了
沒想到去醫院檢查
發現自己又陽了
進入7月以來,新冠疫情又重新回到大眾視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顯示,流感樣病例新冠病毒陽性率已從8.9%上升至18.7%。
因毒株不斷變異和免疫屏障階段性衰減,新冠已與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類似,逐漸成為我國階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但其疾病的嚴重程度已維持較為穩定的狀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
這些情況給大家帶來了擔憂和困惑,新冠病毒是否會再次掀起波瀾?
其實,這幾年來,新冠病毒始終和我們相伴,但我們對它已經越來越了解,應對經驗也越來越豐富。
根據目前數據,較長時間內監測到的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組的有效序列,一直是奧密克戎變異株,主要流行株類型處于動態變化中,目前主要是JN.1和XDV系列變異株,毒力仍然較弱,我們普通老百姓應該理性看待這些情況,不需要過度恐慌,但是去了解一些初步識別和應對處理的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01
一般來說,新冠病毒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在癥狀方面主要包括發熱、咳嗽、乏力、呼吸困難、嗅覺或味覺喪失等。但癥狀的表現和嚴重程度會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癥狀較輕,甚至無癥狀,而有些人可能癥狀較為嚴重。
這些癥狀都是非特異和不典型的,很難光依靠癥狀來判斷,或者和其他一些導致呼吸道癥狀的感染病原相鑒別。但是有個好辦法,目前的新冠抗原監測手段又便捷又能快速得到結果,準確性方面也令人滿意。還沒忘記怎么操作吧?
之前發的抗原應該差不多過期了,建議家中可以再備一些。如果出現癥狀了,可以先自測抗原,大致了解下情況,如果一次不確定也可以隔幾個小時或者隔天再做做看。
02
如果呼吸道或者全身的癥狀比較嚴重,以及存在可能發展為重癥的風險較高的人群,建議盡早到醫院看下,做進一步評估,判斷是否需要使用抗新冠病毒的小分子特效藥物。
到醫院就診的話,要做到正確佩戴口罩,接觸各種物體表面時注意做好手衛生,醫院是各種感染病原集中的公共場所,比較容易發生交叉感染,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保護好自己和身邊的人。
發展為重癥風險較高的人群包括:
●老年人:特別是年齡較大、身體機能衰退、免疫功能相對較弱的老年人。
●患有基礎疾病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呼吸系統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
●肥胖人群:體重指數(BMI)較高者,其身體代謝和免疫調節可能受到影響。
●孕婦:孕期身體的生理變化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增加感染風險。
●醫護人員:由于工作性質,接觸新冠患者的概率較高。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例如接受放化療的癌癥患者、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等。
抗新冠病毒的小分子藥物可以通過抑制新冠病毒在體內的復制過程,或者調節人體的免疫反應來發揮治療效果,有些可以直接針對新冠病毒復制的關鍵酶,阻止病毒的增殖。
為什么被稱為小分子藥?原因是這類藥物的分子質量相對較小,分子量一般在1000道爾頓(1個道爾頓定義為1個碳原子質量的 1/12)以下。結構相對簡單,容易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制備;較容易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與相關的靶點(如酶、受體等)相互作用,從而發揮藥理作用。
像之前的進口的P藥和M藥,以及目前國產并且已經進入醫保的先諾特韋片/利托那韋片、氫溴酸氘瑞米德韋片等等,都屬于抗新冠病毒的小分子藥物。這些藥物目前被認為有助于抑制病毒復制,減輕癥狀并且降低發展為重癥的風險,但一定要出現癥狀后盡早使用,越早越好,發病超過5天后再用藥效果就不夠理想。
具體用藥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如病情嚴重程度、基礎健康狀況、藥物相互作用等因素來綜合考慮和選擇。
03
如果癥狀比較輕,不存在發展為重癥風險的人群,在感染專業醫生的評估和指導下,也不一定都需要使用特效藥,畢竟目前的新冠病毒感染后的癥狀有時候連大號的流感都不如了。
可以根據具體癥狀,使用些退熱、緩解咽痛或咳嗽等的藥物,多喝水,休息好,注意營養,依靠自身的免疫力也會恢復,過程中多加觀察,有不適隨時尋求專業指導。
洗手、注意個人衛生、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這些我們曾經一直在強調的內容,依然很重要。
接觸公共物品后,用皂液按照“六步洗手法”認真清洗雙手。
除了去醫院,去其他的一些人員密集的場所,比如商場、公交、地鐵等,尤其對于一些年老的、體弱的、懷孕的或者已經有呼吸道感染癥狀的人群,最好還是要佩戴好口罩。
咳嗽或噴嚏時要注意“咳嗽禮儀”,密閉的教室辦公室等場所也注意要多開窗通風。
另外近期高熱,也要注意空調不要溫度調設過低,尤其是夜間睡眠時溫度過涼過久的話非常容易著涼,創造給病毒入侵搗亂的機會。
面對近期“陽”的人數有所增加的情況
我們保持平常心態
做好個人衛生和防護、正確應對
相信科學
就能夠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