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新孢子蟲
細胞學發現
犬新孢子蟲速殖子呈新月形或“香蕉形”,長約5μm,寬約1μm。它們有淡紫色的細胞質和粉紅色/紫色的圓形細胞核,可能位于中心或偏離中心位置(圖2.17)。它們在細胞學上無法和剛地弓形蟲區別。
臨床注意事項
狗比貓常見。狗是終末宿主。
最常見神經肌肉癥狀(共濟失調、四肢輕癱、頭傾斜、肌肉萎縮)。也可能有心臟、肺和皮膚問題。
PCR是鑒別新孢子蟲和剛地弓形蟲的最可靠檢測手段。
預后
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階段而變化
圖2.17犬新孢子蟲,狗,100倍物鏡
#剛地弓形蟲
細胞學檢查
速殖子在細胞學上與犬新孢子蟲相似,細胞學上無法區分(可比較圖2.18和2.17)。
臨床注意事項
貓比狗常見。貓是終末宿主。
臨床癥狀有發燒、視網膜炎、癲癇、共濟失調和呼吸窘迫。
免疫抑制動物可能會出現臨床疾病(如FIV陽性)。
人畜共患病。
預后
預后變化范圍很大,但大多良好。大多數疾病是亞臨床型。大部分病例可成功治療。涉及到中樞神經系統CNS,尤其是免疫功能受損的動物,其預后較差。
圖2.18 剛地弓形蟲,狗,100倍物鏡。三個新月形的微生物混雜在混合型的炎癥細胞中。
# 利什曼原蟲
細胞學發現
利什曼原蟲無鞭毛體非常小(長約2-4μm,寬1-2μm),卵圓形,胞質蒼白,細胞核粉紅、圓形、突出。一個特征是深紫色的動基體(單個大號線粒體),與細胞核形成直角,通常構成“T”形(圖2.19)。這是區分利什曼原蟲與其他感染性微生物的重要特征。它們主要誘發肉芽腫性炎癥。
臨床注意事項
狗比貓常見。
主要影響皮膚、脾臟和骨髓。
臨床癥狀有淋巴結腫大、皮膚病變、眼部病變和甲營養不良。
圖:利什曼原蟲,狗,100倍物鏡。注意特征性的“T”形。
預后
變化很大。如治療得當,很多病例可實現臨床癥狀完全或部分緩解和長時間生存期。并發腎臟疾病和疾病晚期提示預后不良。
# 貓胞裂蟲
細胞學發現
巨噬細胞因裂殖體而表現膨脹。裂殖體包含大量小號紫色顆粒狀發育中的裂殖子(圖2.20和2.21)。巨噬細胞具有特征性的突出核仁。裂殖子隨后進入血液循環,感染紅細胞形成特征性的環狀“梨漿蟲”(圖2.22)。
臨床注意事項
僅見于貓。
肝、脾、肺、淋巴結和血液最常見到裂殖體。
臨床癥狀有發燒、黃疸、貧血、血小板減少癥。
預后
預后謹慎至預后不良,死亡率很高。有些貓可能存在感染而沒有臨床疾病,而另一些貓則可以通過積極治療存活。
圖2.20貓胞裂蟲裂殖體,50倍物鏡。巨噬細胞包含著無數裂殖子。注意背景中游離的裂殖子,帶有明顯核仁的巨噬細胞細胞核。圖片來自Dr Maggie McCourt
圖2.21貓胞裂蟲裂殖體,50倍物鏡。大號的巨噬細胞包含著無數成熟裂殖子,以及一個早期裂殖體(右下)。圖片來自Dr Maggie McCourt
圖2.22貓胞裂蟲,貓外周血,100倍物鏡。可見紅細胞內的圓形梨漿蟲(箭頭)。
# 賈第蟲
細胞學檢查
賈第蟲可在糞便中以滋養體或胞囊的形式被發現。外觀為圓形或梨形,長約10μm,有4對鞭毛,所以活動能力很強。它們有兩個細胞核,被一個縱向軸絲所分開(圖2.23)。胞囊呈卵圓形,長約12μm,寬約7μm,通常具有折疊或凹面表面(圖2.24)。如果在新鮮糞便樣本觀察到賈第鞭毛蟲,它們會在玻片上流暢、從容的運動(相比于毛滴蟲)。
臨床注意事項
貓和狗的常見寄生蟲。
臨床癥狀有腹瀉(蒼白、柔軟的黏液狀糞便,±脂肪瀉)和體重減輕。一些感染病例可能無癥狀。
預后
治療得當預后很好。
圖2.23蘭伯氏賈第蟲滋養體,犬,100倍物鏡。圖片來自Dr Heather Wamsley
圖2.24蘭伯氏賈第蟲,犬,100倍物鏡。
# 滴蟲病
細胞學檢查
毛滴蟲為梭形或梨形的微生物,具有波形膜和鞭毛,活動能力很強(圖2.25)。當檢查新鮮糞便樣本時,貓滴蟲的運動比賈第鞭毛蟲更有“顛簸”和隨機性,賈第蟲的運動更平穩和從容。
臨床注意事項
胎兒三毛滴蟲(貓>狗)和人毛滴蟲(Pentatrichomonas hominis)(狗>貓)。
許多動物是無癥狀攜帶者。疾病多見于幼年動物。
臨床癥狀有慢性腹瀉。
PCR可用于區分具體品種。
預后
極好。繼發于胎兒三毛滴蟲的疾病在許多貓中可自行緩解,但可能需要數月。
圖2.25胎兒三毛滴蟲,貓,100倍物鏡。可見鞭毛和波動膜,圖片來自 Dr Emily Walters。
# 隱孢子蟲
細胞學特征
隱孢子蟲卵囊在糞便中很難識別,因為它們無色且小(直徑約5μm)。染色樣本(羅曼諾夫斯基染色或抗酸染色)可突出卵囊,通常看起來“皺巴巴”(圖2.26)。
臨床注意事項
犬隱孢子蟲(狗)和貓隱孢子蟲(貓)。
大多為亞臨床感染。臨床癥狀為水樣腹瀉。
免疫受損患者(如FeLV陽性貓)易感。
有人畜共患病的可能(主要是免疫功能低下動物)。
預后
大部分極好。推薦調查潛在疾病。
圖2.26犬隱孢子蟲卵囊,100倍物鏡,抗酸染色
# 肝簇蟲
細胞學發現
配子母細胞最常見于血液,但也少數出現在源于組織的細胞學樣本。外觀卵圓形,長約8–11μm,寬約4μm,最常見情況是被白細胞吞噬(圖2.27)。染色呈淡藍色或未染色。原子核能否觀察到存在變化。犬肝簇蟲的配子母細胞大小略大于美洲肝簇蟲,但細胞學無法準確區分。
臨床注意事項
犬肝簇蟲和美洲肝簇蟲可感染犬。貓肝簇蟲疾病少見。
受影響的組織包括骨骼肌和骨骼(美洲肝簇蟲);脾臟、骨髓、淋巴結±骨骼(犬肝簇蟲)。
預后
適當治療可以實現短期和長期的控制。美洲肝簇蟲可能出現復發,反復感染可能預后謹慎。
圖2.27美洲肝簇蟲,犬外周血,100倍物鏡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