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靶向冠狀病毒RNA的新型CRISPR工具問世
Cas13酶沿著RNA行走的景象。
圖片來源:紐約基因組中心
基于CRISPR的遺傳篩選已幫助科學家鑒定了鐮狀細胞貧血,癌癥免疫療法,肺癌轉移以及許多其他疾病的關鍵基因。但是,這些基因篩選的范圍有限:它們只能編輯或靶向DNA。對于人類基因組的許多區(qū)域,靶向DNA可能無效,而其他生物(例如冠狀病毒或流感之類的RNA病毒)也無法通過現有的DNA靶向CRISPR篩選完全靶向。
現在,科學界的一個重要的新資源今天發(fā)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上,紐約基因組中心和紐約大學的Neville Sanjana博士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新的靶向RNA的CRISPR篩選技術。
研究人員利用了最近發(fā)現的一種名為Cas13的CRISPR酶,該酶靶向RNA而不是DNA。利用Cas13,他們設計了一個優(yōu)化的平臺,用于在人類細胞的RNA水平上進行大規(guī)模平行的基因篩選。這種篩選技術可以用于了解RNA調控的許多方面,并識別非編碼RNA的功能,非編碼RNA是產生的RNA分子,但不編碼蛋白質。
通過針對人類RNA轉錄物中成千上萬個不同的位點,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預測模型,以加速識別最有效的Cas13指導RNA。研究人員可以通過交互式網站和開源工具箱使用這項新技術,以預測定制RNA靶標的指導RNA效率,并為所有人類蛋白質編碼基因提供預先設計的指導RNA。
這項研究的作者Sanjana博士說:“我們預計靶向RNA的Cas13酶將對分子生物學和醫(yī)學應用產生重大影響,但是我們對于高靶向效力的指導RNA設計知之甚少。” “我們打算通過深入而系統的研究來改變這一點,以開發(fā)出最有效的指南設計的關鍵原理和預測模型。”
Sanjana博士是紐約基因組中心的核心教員,紐約大學生物學助理教授,紐約大學醫(yī)學院神經科學與生理學助理教授。
Cas13酶是VI型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酶,最近被鑒定為可設計的RNA指導的RNA靶向蛋白,具有核酸酶活性,可在不改變基因組的情況下實現靶基因敲低。這種特性使Cas13成為一種潛在的重要治療手段,可以在不永久改變基因組序列的情況下影響基因表達。
“這是我們在紐約基因組中心培育和開發(fā)的技術創(chuàng)新。這項來自Sanjana實驗室的最新CRISPR技術對推進基因組學和精準醫(yī)療領域具有令人興奮的意義。” ,紐約基因組中心Evnin家庭科學總監(jiān)兼首席執(zhí)行官Tom Maniatis博士說。
博士后科學家Hans-Hermann Wessels和該研究的共同一作、博士生Alejandro Méndez-Mancilla開發(fā)了一套新的基于Cas13的工具,并在哺乳動物細胞中進行了轉錄平鋪和排列篩選。研究人員總共收集了超過24,000個RNA靶向引導的信息。
Wessels博士說:“我們在許多不同的轉錄本中加入了引導RNA,其中包括幾個人類基因,我們可以通過抗體染色和流式細胞術輕松地檢測轉錄本的敲低。” “在此過程中,我們發(fā)現了一些有趣的生物學發(fā)現,這可能會擴大靶向RNA的Cas13酶的應用。”
例如,研究小組的發(fā)現向導RNA的哪些區(qū)域對于識別靶RNA更為重要。他們使用成千上萬個與它們的靶RNA具有1、2或3個堿基錯配的引導RNA,確定了一個關鍵的“種子”區(qū)域,該區(qū)域對CRISPR引導與靶之間的錯配非常敏感。這一發(fā)現將有助于科學家設計指導性RNA,以避免非目標RNA上的脫靶活性。由于典型的人類細胞表達約100,000個RNA,因此,準確定位Cas13的預定靶點對于篩選和治療應用至關重要。
除了進一步了解Cas13脫靶外,“種子”區(qū)域還可以用于下一代生物傳感器,從而可以更精確地區(qū)分密切相關的RNA物種。總體而言,這項研究將以前的Cas13研究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的數據點數量增加了兩個數量級以上。
共同第一作者Méndez-Mancilla說:“使用優(yōu)化的Cas13篩選系統靶向非編碼RNA令我們特別興奮。” “這極大地擴展了CRISPR工具箱,用于正向遺傳和轉錄組篩選。”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注意到以信使RNA的不同蛋白質編碼和非編碼元件為靶標時,蛋白質敲除存在顯著差異,并發(fā)現參與轉錄物加工和剪接的Cas13與其他RNA結合蛋白競爭的證據。
該團隊最近利用他們的指導RNA預測模型進行了特別關鍵的分析:COVID-19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是由于冠狀病毒引起的,該冠狀病毒包含RNA(而非DNA)基因組。使用從大規(guī)模平行篩選中得出的模型,研究人員確定了最佳指導RNA,可用于未來檢測和治療應用。
文獻來源:
Wessels, H., Méndez-Mancilla, A., Guo, X. et al. Massively parallel Cas13 screens reveal principles for guide RNA design. Nat Biotechnol (2020). doi.org/10.1038/s41587-020-0456-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0-0456-9
新聞報道來源:
https://phys.org/news/2020-03-kind-crispr-technology-rna-viruses.html
作者單位:New York Genome Center
譯文校稿:LuLu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