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博鰲東嶼島春色正濃,目之所及盡是綠意。這綠,不僅是郁郁蔥蔥的草木,還是鋪滿屋頂的光伏板,是平穩行駛的新能源汽車,是隨風轉動的花朵風機……無處不在的“綠”,彰顯著博鰲零碳示范區的建設成色。
2024年3月,“博鰲近零碳示范區”啟動運行。經過一年的建設,近日,示范區正式宣告完成從“近零碳”到“零碳”的關鍵跨越。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記者走進博鰲零碳示范區,感受這綠意的勃勃生機。
在博鰲東嶼島零碳示范區運行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監測設備運行情況。 記者 蒙鐘德 攝
風景之綠
用廢棄建筑物建成花園?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在博鰲零碳示范區,卻真實存在這樣一處景觀。
走進循環花園,一塊塊廢棄混凝土被做成景觀小品,與綠樹相互映襯。這些混凝土來自島內原有的廢棄混凝土,經過無害化處理后變廢為寶,用于場地景觀小品,降低碳排放的同時留存場地記憶。
再往椰林深處走,可見形如“斗笠”的椰林聚落驛站。驛站應用高性能、環保的竹鋼等自然材料作為骨架,建筑形態可以促進空氣流通與降溫,頂部覆蓋1518塊光伏板,收集太陽能供給園林照明,降低使用能耗與碳排放。
漫步至樂美湖,紅樹林沐浴著陽光肆意生長,翩飛的白鷺駐足林間水岸。難以想象的是,此前樂美湖由于水體缺乏循環和凈化措施,水體質量差,臭味飄到很遠。
這里在改造過程中,通過連接管涵養,運用自然潮汐實現樂美湖與萬泉河水體的生態連通,提升內湖水質,適當保留了裸露泥灘,形成林、灘、溝、湖動態變化的濕地格局,為鳥類、魚類、蟹類等提供良好的棲息條件,構建完整的紅樹林“生物鏈”。
陽光肆意,綠草茵茵,不遠處的萬泉河水光瀲滟,白鷺翩飛。這個“零碳示范區”有著與眾不同的氣質。
會務之綠
綠,從大自然延伸到會場里,滲透在細節中。
“我們今年為參會嘉賓和媒體記者提供了3500套可持續文具套裝,積極踐行博鰲綠色辦會理念。”上海晨光文具品牌部公關經理鐘欣說。
鐘欣進一步介紹,套裝本冊外皮選用GRS認證(全球回收標準認證)的高級變色革制作而成,紙張通過FSC認證(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配套中性筆的筆桿部分材質來自玉米等生物質轉化而成的聚乳酸材料,具有優異的生物降解性,對環境更加友好。
路邊的花朵風機隨著熾熱的海風徐徐轉動,將風能轉化為電能。今年,示范區的電力全部來自可再生能源。通過農光互補發電項目、分布式光伏項目、柔性充電示范站等,示范區內的綠色電力供電可靠性高達99.999%。
同時,新建的低成本、高安全的水蓄冷儲能系統,長壽命、高安全性的全釩液流蓄電池系統,為綠色電力的消納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在今年論壇高端活動中,玻璃瓶飲用水替代了塑料包裝;900余臺新能源車輛,作為穿梭巴士、擺渡巴士在東嶼島內有序穿行;在茶歇中,嘉賓們可以品嘗到海南“零碳咖啡”母山咖啡及生態茶葉……
綠色,是博鰲亞洲論壇多年來的鮮明底色。海南正以全鏈條碳減排行動力爭實現“零碳辦會”目標。
理念之綠
“參與者通過騎行可以產生動能,即時為手機充電。”連日來,“綠動創趣坊”低碳體驗展區吸引了不少觀眾前來體驗。
展區由可回收材料搭建,現場設置了多種互動體驗環節,與會嘉賓可以打卡集印章贏獎品,參與碳普惠行動,感受綠色生活。
“去年我們設置了低碳體感游戲和減碳騎行體驗環節,吸引了2000余人參與。今年我們新增了瓦楞椅制作及手繪環節。”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負責人胡小飛介紹,瓦楞紙不僅可循環利用,承重能力還極佳,是環保與實用結合的材料,值得推廣使用。
展區內,循環播放海南生態文明建設最新成果的視頻,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禁塑行動、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標志性低碳成果。
“我們希望借助與會嘉賓的力量,展現海南生態建設成果,傳遞綠色低碳理念。”胡小飛說。
當下,綠色低碳發展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課題。在會場里,應對氣候變化、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與綠色轉型密切相關的論壇成為各方關注熱點。
從零碳應用,到特色展覽,再到話題討論……不斷刷新的“博鰲綠”,為全球熱帶地區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實現路徑。借助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這一平臺,綠色,在這里匯聚,也從這里發散。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