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梅嶺國家森林公園原始森林一隅。 易江然子攝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改革實踐。江西是南方重點集體林區,是全國三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之一,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持續激發改革創新活力,加快打造林長制升級版,推進“三綠”并舉、深化“四庫”聯動,全面提升林地綜合效益,奮力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
林業“三定”以來,不少林農進城打工,留下了單戶面積小、分布散落的碎片化森林,不利于生態建設和助農增收。通過建立林權收儲擔保機制,林業經營龍頭企業能夠以林權抵押代償、擔保反擔保等為路徑,實現對分散集體森林收儲,促進林業適度規模經營。近年來,江西省先后確立了30個林權收儲擔保試點縣,在盤活集體森林、發展林下經濟、完善林業金融服務等方面取得了有益經驗。當前,江西省正處于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關鍵時期,應繼續在林地“三權”分置、收儲運營方式、社會投資撬動、強農惠農聯結等方面進行努力探索,進一步放活山權、激活林區、謀活利民,讓“沉睡”的山林資源活起來,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
深化林地“三權”分置改革。針對當前農村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如何平衡的改革難題,要以放活林業經營權和穩定林業經營收益權作為重要抓手,深化所有權歸集體、承包權歸農戶、經營權歸實際經營者的“三權”分置改革,并構建相應的林權登記發證制度。堅持以村集體作為所有權法定授予主體,開展集體林地所有權地籍管理。完善集體成員資格權和承包期屆滿延包制度,堅持“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原則,確保絕大多數林權證到期繼續有效、不變不換。對于林權延包產生的權屬重疊、地類沖突等歷史遺留問題,要采取“宗地合并、按份共有”方法,在不動產權證書上注明權利人承包經營林地面積比例,給進城打工農戶吃下“定心丸”。建立健全集體林權經營村組托管機制,引導林農將分散的林業資源先流轉至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向龍頭大戶轉租轉包或入股合作。完善林權流轉管理服務體系,建立省、市、縣、鄉鎮統一聯網、四級聯動的林權交易流轉體系。根據經營林業政策性收益較穩定的特點,積極探索為林下經濟、森林旅游、濕地經營等森林利用預期收益建立確權登記制度,賦能林業經營權融資貸款、項目申報等。
規范收儲機構的運營方式。以“放得活”和“管得住”相結合為原則,在放活山權林權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收儲機構的擔保運營機制。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鼓勵民營林業企業、經營大戶等社會資本參與森林資源收儲中心建設。對收儲主體認定實行動態管理,根據資產擔保能力變化加以定期調整。加快構建以行業協會和商業性擔保為主、財政出資擔保為輔的林權擔保體系,充實收儲擔保資金來源。參考融資擔保業務牌照管理和市場監督要求,實行擔保責任余額管理制度。建立收儲金融監測體系,適時采取熔斷機制,督促林權機構補足擔保資金。健全抵押林權價值評估管理辦法,鼓勵銀行在辦理林權抵押貸款業務時吸納代償收儲機構的意見。規范林權收儲擔保的項目評審、擔保抵押品管理、代償責任追償等業務流程,提升林權收儲機構的資信水平。運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合理確定林權收儲機構與合作銀行的壞賬風險分擔比例。
增強金融資本參與信心。進一步健全社會資本“進山入林”的林業金融體系,明確林權收儲的功能定位,充分發揮林權收儲擔保運營隔離金融風險的作用,增強金融資本參與林業發展的信心。探索整合育林補償、林下經濟等林業專項補助資金,打通財農通和林業融資的銜接渠道,形成收儲擔保啟動資金和貸款運行風險補償資金,促進合作銀行按比例放大貸款。發揮宣傳員、指導員、聯絡員作用,加強對重點項目的金融服務和指導,為企業更好地提供融資便利。健全林業和金融部門定期會商機制,由林長出面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常態化摸排整理林權抵押流轉信息和林農林企融資需求,鼓勵收儲機構與商業金融機構、擔保管理公司簽訂金融合作協議。建立以政策性保險為基礎、商業性保險為補充的多元化林業特色保險體系,形成“收儲 融資 擔保 保險”的滾動性收儲模式。賦權縣域銀行綠色金融先行先試,通過金融監管和林業管理的優質服務,推動“綠享貸”“林農快貸”“生態權益質押貸”等林業特色金融產品遍地開花。
完善惠農扶農支持方式。充分發揮各級林長對林權收儲擔保機制改革的統籌協調作用,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廣場村共建、采伐分成的發展模式,鼓勵吸引社會資本采取土地流轉得租金、返租倒包得工資、確權合作得股息的多種合作增收模式,形成更多集體經濟強村。促進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實行告知承諾制審批,助力林農“越砍越富”。做強油茶產業,做優竹產業,做大林下經濟,做活林業碳匯,積極打造綠色公共品牌,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健全政策補助扶持方式,把發展林業經濟與鼓勵支持進城農民工和大學生返鄉創業有機結合,共建“四融一共”和美鄉村。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