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蔚藍,春暖花開,在北京動物園西北側水域旁,公園飼養、獸醫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為鴛鴦搭建人工巢箱。
北京動物園自2009年開始實施“野生鴛鴦保護項目”以來,10年間,越來越多的野生鴛鴦選擇“定居”在北京動物園,在這里求偶、產卵、繁殖、生活。
近日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組織志愿者啟動北京五環以內鴛鴦的分布調查,公布數據顯示北京動物園野生鴛鴦的數量較多,城市公園儼然已經成為了野生動物自由棲息的樂園。
在現場,動物園里的工作人員為鴛鴦搭建人工巢箱,人工巢箱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方形的木質巢箱,還有一種是原木制作的仿生態巢箱。
人工巢箱通過高梯、高架車懸掛在水域中心及附近的柳樹上,這便成了鴛鴦們的新家。
北京動物園副園長張成林介紹:“鴛鴦是中型的樹棲游禽,它們白天在溪流水面活動覓食,夜間飛到林間樹枝上休息,在雁鴨類中屬于比較特殊的一種。每到3-4月份繁殖期水岸邊高大柳樹和楊樹的天然樹洞就成為了鴛鴦們的最愛,每找到一個天然樹洞,它們都要反復檢查樹的高度、樹洞的深度和內徑、洞口的朝向等因素,因為這可能關系到產卵繁殖的安全。而一個適合做巢的自然樹洞并不是這么容易找到,人工巢箱便發揮了特別重要的作用。”
人工巢箱是根據鴛鴦喜愛的天然樹洞尺寸而量身定制的25cm*30cm*55cm木質巢穴,懸掛在鄰近水邊的高大樹木上,4-12米不等的位置,箱底到洞口安裝了鐵絲網,方便小鴛鴦出巢時用小爪子抓住鐵絲網向上攀爬從而達到洞口。
樹洞里還有更多的秘密……
為了更好地研究鴛鴦繁殖的習性,科研人員挑選了一些天然樹洞和人工巢箱,在這些樹洞內安裝了紅外線攝像頭,即便在光線很暗的條件下依然能夠看清楚洞內的情況。
北京動物園重點實驗室動物生態研究室主管崔多英博士介紹:“2009年為了加強對城市園林景觀中野生鴛鴦的保護和監測,北京動物園專門成立課題組,以‘北京地區野生鴛鴦繁殖生態學及保護策略研究’為題,專門對城市園林中的野生鴛鴦進行研究并加以保護。”
2017年“一種用于招引鴛鴦的人工巢箱”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
2019年鴛鴦的人工巢箱又有了新變化。
“今年我們計劃制作10-20個原木材質巢箱,一部分用于鴛鴦,一部分用于水禽湖各個島上野鴨的繁殖,原木更加接近自然,對高溫天氣的隔熱效果更佳。”北京動物園獸醫院臨床獸醫吳秀山介紹。
這種原木材質的巢箱取材均來自砍伐的原木,仿制成原始巢穴,采取固定高位懸掛的方式,每年繁殖季結束后不再收回,大大提高了鴛鴦的利用率。未來,人工巢箱將慢慢脫去“人工”的外衣,在制作、懸掛的過程將不斷融入自然巢箱的因素,仿造天然的美感,讓鴛鴦更好地繁殖。
此外,每年4月份,鴛鴦陸續進入產卵孵化的季節。鴛鴦的窩卵數一般在10-12枚,卵平鋪于洞底單層排列,雌性鴛鴦在孵化過程中會經常翻卵,以保證每枚卵都能感受到媽媽的體溫,受熱均有。每年繁殖季科研人員都會發現鴛鴦樹洞或人工巢箱里會有30、40只卵,這種現象多為找不到合適巢箱的鴛鴦將卵產在了別人“家里”。一旦出現這種“堆巢”的現象,卵的孵化成功率不過超過50%,為了讓鴛鴦幼崽更好的成活,人工孵化的作用必不可少。
人工孵化的要求很高,需要科研人員對卵進行測量、觀察發育情況,同時模擬雌性鴛鴦的孵化過程,人工翻卵。鴛鴦的孵化期一般為29-30天,每天需要翻卵四五十次。
來源:首都建設報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