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河微科普| 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珙桐)
珙桐,后河保護區如雷貫耳、婦孺皆知的明星物種,后河村里有以它的別名“鴿子花”命名的農家樂,每到4月道路旁有它翩飛的白色身影,幾乎每家的苗圃都育有它的幼苗。在珍稀瀕危孑遺物種得以成功保存的同時,勤勞樸實的后河人憑借自身的力量,硬生生把一個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拉下了神壇,從云中高貴典雅不可褻瀆的小仙女變成了村里的小芳。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它長得好看又漂亮,兩片花萼像翅膀,潔白耀眼伴風揚。
珙桐/圖片:聶才愛
說到這里此篇文章似乎顯得毫無必要,人人都能辨認的村花還需要你在這兒叨叨?所以今天咱不需講它的識別特征,來聊點別的你也許不知道的事。
珙桐是藍果樹科珙桐屬植物,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的孑遺種,在人類到來之前,它已在地球上生活了很久。第四紀冰川時期到來以前,它在地球上廣泛分布且種類眾多,家中叔伯兄弟俱全,家族可謂盛極一時。不幸的是冰川期來了,大多數家庭成員因怕冷而在大部分地區滅亡,現僅殘存于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以及貴州和云南兩省的北部,在分布范圍大大縮水的同時,種類也極度銳減,到如今珙桐屬僅剩下珙桐和它的1個變種光葉珙桐了。
但它又是幸運的,幸運的是我國的科學家們沒有放棄它,從許多地球上即將消失的物種里選中它,從一九六幾年開始便針對它開展了一系列本底調查及引種繁育研究,從早期的引種栽培,到區域分布及變遷、種群和群落生態學、引種繁育及栽培技術研究,再到生理發育、生殖物候、遺傳分化及相關分子生物學研究。由粗到細,由表及里。
珙桐的繁殖方式有兩種,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它的種子外殼質地堅硬,透水透氣性差,成為珙桐萌芽的最大阻力,種子敗育現象嚴重。因而在環境條件不利時,珙桐自然更新十分困難,難以保持群落穩定,人工無性繁殖就顯得尤為重要。可愛的科學家們如天使降臨,挽救其生命于萬一,珙桐在杭州、北京、云南等地引種栽培成功,潔白的鴿子花在第四紀冰川之后再次開遍祖國各地,珙桐在中國的成功保存和繁衍,離不開科學家們的努力與執著,在后河的成功留存和穩定,更新難題得以解決,原生珙桐群落得以保存,離不開后河人對鴿子花的喜愛與眷念,在一代一代后河人的不懈努力下,通過扦插、埋條、嫁接、高枝壓條等不同方法的嘗試,到如今長成后河許許多多人見人愛的小芳姑娘。
珙桐/圖片:朱曉琴
每當春天溫柔的風拂過,你也曾見鴿子花翩翩起舞,其實不是花在舞,是包裹著花的兩個大苞片在隨風搖曳,苞片初長成時為淡綠色,后變為乳白色,此時為最佳觀賞期,最終脫落時是棕黃色,真正的花則藏在兩個苞片之下,花藥紫色。但也許你認識它的花,卻不一定認識它的果,包括我,也是在不久之前,在認識珙桐花十年之后,才真正識得它的果。見過它的果之后,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另一個異名——“水梨子”,珙桐的果很像一個縮小版的黃梨,長橢圓形,外果皮為青紫色并密生銹色斑點,只是果肉堅硬酸澀,遠不如黃梨味美,所以也有人叫它木梨子,在以前的災荒之年,也曾是老百姓得以裹腹的糧食之一。
珙桐果實/圖源網絡
珙桐于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由法國傳教士發現并命名,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歐美園林大放異彩,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國開始大規模引種栽培,2008年,它的種子跟隨神舟七號飛入太空。它的生存變遷是眾多珍稀瀕危植物保護歷史的縮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生態文明思想的成果體現,更是身處一線守林護林人不忘初心珍惜一草一木的最好見證。
珙桐/圖片:宿秀江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